來源 : 衛生局
為降低寨卡病毒病及登革熱傳播的風險,衛生局持續於全澳各衛生黑點加強滅蚊。
寨卡病毒病在拉丁美洲國家和地區持續蔓延,加上東南亞多個國家亦相繼出現本地感染個案,如泰國、菲律賓和新加坡等地列入受影響地區,該病在亞洲流行風險甚高。此外,東南亞地區的登革熱疫情亦嚴峻,本澳今年已有9宗從東南亞輸入的登革熱病例,病例數明顯高於往年同期。
寨卡病毒病及登革熱均是通過蚊媒傳播的疾病,澳門正值雨季,有利白紋伊蚊生長。為減低上述疾病在本澳傳播的風險,衛生局持續加強全澳各衛生黑點的滅蚊工作,以減低蚊媒的密度。衛生局人員今天已於下表地點進行化學滅蚊或實施其他病媒控制措施。
衛生局強調,小型的容器積水是白紋伊蚊的主要孳生源,呼籲市民採取預防措施,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
衛生局呼籲市民如前往受寨卡病毒病和登革熱影響的地區,包括東南亞各國旅行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在有空調或有防蚊裝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時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如有發熱、出疹等疑似寨卡病毒病或登革熱的症狀,應及時就醫。同時,孕婦或打算懷孕的人士應暫時避免到受寨卡病毒病影響地區,由受寨卡病毒病影響地區回澳後,1個月內亦應採取嚴格的防蚊措施,6個月內應禁慾或全程使用安全套確保安全性行為。如伴侶已懷孕,安全性行為的措施應持續至分娩或回澳後6個月,以較長者為準。
衛生局也呼籲所有醫生留意疑似寨卡病毒病和登革熱的病人,如有懷疑,應及時作出申報和檢測。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已可為所有醫療機構提供免費檢測。巿民如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熱線28700800或瀏覽衛生局傳染病網頁http://www.ssm.gov.mo/csr/。
附表一 10月5日已進行化學滅蚊或實施其他病媒控制措施的地點
地點 |
國際中心地庫3停車場 |
新口岸羅理基博士大馬路 (回力球場與皇家金堡酒店之間) 地盤 |
山頂醫院外圍、垃圾房、宿舍外圍及1樓平台花園(滯留噴灑) |
連勝馬路56號竹林寺 |
奧林匹克大馬路長江雲石地盤 |
飛能便度街益隆炮竹廠 |
松樹尾木屋 |
老虎巷木屋 |
何連旺街兩個地盤 |
松柏之家兩邊地盤 |
鄭家大屋 |
主教山兒童院 |
學校巷聖嘉俾厄爾修院內花園 |
崗頂何東圖書館 |
崗頂聖若瑟修院門口聖母像四周花瓶 |
崗頂前地1號澳門明愛花園 |
崗頂劇院前花園 |
崗頂聖若瑟修院 |
聖老楞佐堂 |
亞婆井街1-9號空置舊屋 |
亞婆井前地花圃 |
亞婆井斜巷木屋+空置房屋 |
港務局 |
媽閣廟前地公廁邊&媽閣斜巷32-42號空置房屋 |
民政總署舊媽閣屠房及後山邊草叢及菜地 |
嶺南學校 |
倫斯泰特大馬路 |
城市日大馬路 |
鄭觀應大馬路 |
沙格斯大馬路 |
飛南弟街 |
聖德倫街 |
科英布拉街 |
波爾圖街 |
柏嘉街 |
亞馬喇前地 |
水塘馬路 |
海港街 |
馬六甲街 |
科學館 |
畢士達大馬路 |
高美士街 |
長崎街 |
魯子高街 |
羅憲新街 |
愕街 |
崗陵街 |
─ 完 ─